刘青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点: 冶金楼1213-1
办公电话: 010-82375255
传 真: 010-82375255
电子邮件: qliu@ustb.edu.cn
研究方向:冶金流程学与智能化、连续铸钢、冶金过程建模与优化
刘青教授是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冶金过程解析与智能化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冶金流程工程学与智能化、连铸、冶金过程建模与优化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拓展了殷瑞钰院士开创的冶金流程学知识体系,为钢铁工业智能化提出了解决方案;创制高品质钢连铸精益制造技术,实现了高端钢洁净高效绿色定制化生产;创制转炉和钢包精炼炉智能冶金技术,实现了高品质钢稳定高效生产。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国际合作与企业项目40余项。在J. Manuf. Processes, Metall. Mater. Trans. B, 工程科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件、美日等国际专利10余件,出版专著/教材5部 (章),参与制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智能制造团体标准5项。获得国际先进材料协会IAAM科学家奖章、世界科学家大奖WSA金奖和科学技术奖、世界发明创新大赛奖WIC金奖、韩国首尔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等国际奖励10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科技奖励10余项。荣获北京科技大学职业荣誉金质奖章。各有2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十大要闻”和“加拿大工程进展AIE”。
学术兼职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FIAAM (瑞典),韩国发明学院KIA客座教授。《中国冶金》、《连铸》、《冶金标准化与质量》、国际中文期刊《材料科学》编委,Materials、Frontiers in Materials 特约编辑,《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Key Reader。担任中国金属学会连续铸钢分会副主任委员、冶金流程工程学分会委员,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冶金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委员、全国喷射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喷嘴分技术委员会委员,钢铁制造执行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机械工业连铸技术装备重点(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喷雾射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技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热轧板带钢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双创人才联合会第二届常务理事、智能制造专委会副秘书长,南京钢铁-北京科大连铸凝固冷却控制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湘潭钢铁-北京科大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钢铁智能制造指南国际标准ISO/TC17/WG28编制组国内专家。
教育背景
· 2005年 6- 9月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访问学者
· 1996年-2002年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博士,导师:殷瑞钰 院士
· 1992年-1995年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硕士,导师:田乃媛 教授
· 1985年-1989年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学士,导师:蔡开科 教授
工作经历
· 2007年-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 2013年-2019年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2009年-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制造执行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 2006年-2013年 北京科技大学科研(技)部(处),副部(处)长
· 1995年-2000年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党委副书记
· 1989年-2007年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在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超高速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冶金行为与智能调控,U21A20112,2022.01-2025.12,主持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极低温用高锰钢高效低成本冶炼-连铸-轧制全流程制造,2024YFB3713602,2024.12-2027.11,参加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动态环境下基于扰动解析的炼钢-连铸过程协同调度研究,52374321,2024.01-2027.12,主持
· 中信南钢厂协项目,连铸凝固冷却控制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及系列化研究,IGAB20080008,2020.8-2025.8,主持
· 华菱湘钢厂协项目,汽车悬架用高强韧弹簧钢开发(轻量化汽车用高疲劳寿命2000MPa弹簧钢的研发),2023.07-2025.12,主持
· 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机理-数据-知识融合的炼钢-连铸过程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41625030,2025.01-2026.12,主持
代表性论文
· (专著) 刘青,王彬.《炼钢厂多尺度建模与协同制造》,冶金工业出版社(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25年.
· (教材) 刘青. “第13章 炼钢厂智能化”,《钢铁冶金—炼钢学(第2版)》,(朱荣,王新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 (期刊论文) 刘青*, 兰模, 信自成, 张江山. 炼钢–连铸区段的协同智造[J]. 工程科学学报, 2025, 47(4): 654-667.(工程科学学报创刊70周年特刊文章)
· (期刊论文) H.N Cui, J.K. Sun, J.S. Zhang, C.X. Ji, G.L. Wang, Q. Liu*.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novel EMBr effect on flow pattern in thin slab casting mold with multi-port SEN and ultra-high casting speed[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25, 133: 448-465.
· (期刊论文) H.S. Wang, J.S. Zhang, B. Tao, W.L. Huang, J. Wu, M. Guan, Q. Liu*.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Water Flux Distribution for Flat Nozzles in Slab Continuous Casting[J].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5, 96(6): 2400738. (封面论文)
· (期刊论文) J.K. Sun, J.S. Zhang, R. Jiang, X.M. Feng, Q. Liu*.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roplet splashing behavior in steelmaking converter based on VOF-to-DPM hybrid model and AMR technique[J].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2024, 55(2): 1098-1116.
· (期刊论文) Z.C. Xin, J.S. Zhang, K.X. Peng, J.G. Zhang, C.H. Zhang, Q. Liu*. Modeling of LF refining process: a review[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4, 31(2): 289-317. (年度优秀论文)
· (期刊论文) J.P. Yang, Q. Liu*, W.D. Guo, J.G. Zhang.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Multi-Process Collaborative Operation in Steelmaking-Continuous Casting Se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21, 28(8): 1353-1366.
· (期刊论文) L.L. Zou, J.S. Zhang, Q. Liu*, B. Tao.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 of secondary phase precipitation of Nb–V–Ti microalloyed steel during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J]. ISIJ International, 2022, 62(11): 2286-2293.
· (期刊论文) 刘青*, 刘倩, 杨建平, 等. 炼钢‒连铸生产调度的研究进展[J]. 工程科学学报, 2020, 42(2): 144-153. (年度十佳论文)
授权专利
· [美国发明专利]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molten steel during ladle furnace (LF) refining based on 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 专利号:US12146200B1,授权日期:2024年11月19日.(发明人:Qing Liu, Zicheng Xin, Jiangshan Zhang)
· [美国发明专利]Method for improving center segregation and surface crack of continuous casting medium thick slab of peritectic steel, 专利号:US11192176B1, 授权日期:2021年12月07日.(发明人:Liu Qing, Han Yanshen, Zhang Jiangshan)
· [美国发明专利]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dicting addition amount of slagging lime during LF refining, and LF refining method, 专利号:US11326217B1,授权日期:2022年05月10日.(发明人:Liu Qing, Xin Zicheng, Zhang Jiangshan, Zhang Junguo, Zhang Chunhui)
· [美国发明专利]Secondary cooling control method for reinforcing surface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of microalloyed steel continuous casting bloom, 专利号:US11648608B1,授权日期:2023年05月16日(发明人:Qing Liu, Leilei Zou, Jiangshan Zhang, Huisheng Wang, Biao Tao)
· [日本发明专利]連続鋳造鋳片の表面温度回復制御に基づく二次冷却水量配分方法, 专利号:JP7165955B1,授权日期:2022年11月07日.(发明人:刘青,韩延申,张江山,曾凡政,陈军)
· [日本发明专利]コーン型ノズル水量分布対称性の評価方法, 专利号:JP7168178B1,授权日期:2022年11月09日.(发明人:刘青, 韩延申, 张江山, 陶镳, 汤伟, 李权辉, 陈波涛, 管敏)
· [日本发明专利]転炉製鋼製錬後期の炭素含有量の予測方法, 专利号:JP7591288B2,授权日期:2024年11月28日.(发明人:刘青,林文辉,孙建坤,周凯啸)
· [荷兰发明专利]Continuous casting slab quality predicting method based on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专利号:NL2030465B1,授权日期:2022年11月24日.(发明人:Liu Qing, Chen Hengzhi, Yang Jianping, Guan Min)
·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luent-UDF的转炉熔池火点区传热行为模拟方法, 专利号:ZL 2024 1 0039438.4,授权日期:2024年12月10日.(发明人:刘青,蒋睿,孙建坤,毛新平,张江山)
· [中国发明专利]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连铸过程调度方法, 专利号:ZL 2022 1 0550201.3,授权日期:2023年02月07日.(发明人:刘青,邵鑫,张江山,周涛)
所获奖励与荣誉
· 国际先进材料协会IAAM科学家奖章,唯一获奖人,2024年
· 世界科学家大奖WSA-金奖&科学技术奖,排名第1,2023年
· 韩国首尔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排名第1,2022年
· 世界发明创新大赛WIC-金奖,排名第1,2023年
· 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排名第1,2022年
· 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排名第1,2023年
· 国际功能材料与结构力学研究奖-最佳研究奖,排名第1,2025年
·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第1,2024年
· 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排名第1,2023年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2023年
·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2021年
· 国家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