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学子风采| 研究生国奖获得者刘昱宏:做努力仰望星空的人


做努力仰望星空的人

刘昱宏,男,1997年12月出生,于2021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攻读冶金工程硕士学位,师从张江山老师,2023年转博士进行硕博连读,师从刘青老师。入学两年来发表文章四篇,其中 SCI 检索论文两篇,一篇为冶金领域顶刊MMTB论文,EI 检索论文一篇,国际会议论文一篇,于2023年6月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参加 ESTAD2023 欧洲钢铁国际会议,并作英文学术报告。授权发明专利四件,其中一件专利完成成果转化。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六件。获北京科技大学第六届“学术三分钟”演讲比赛银奖。


自进入北科大以来,两年的学术生活让我收货颇多,获得了老师同学的诸多帮助,未来的生活要继续努力,仰望星空,向更高的学术目标努力。

选择将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冶金工程相结合,学习更多更为广泛的知识。


尝试:交叉学科的探索

长期以来我对计算机编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入学前就已经对编程语言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第一学期末,导师发现了这一点,主动给我安排项目中的相关计算任务,让我进行研究,是否可以以此来进行软件编写,降低后续工作的难度,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我以此为出发点,在原有编程基础上,学习了新的开源框架并与之应用,成功完成了软件的编写和封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软件著作权的申请,并获登记。由此我开始逐步将计算机编程与冶金科研相结合,在冶金过程仿真计算中,模拟高温钢液的流动行为是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一过程通常使用商业软件完成,在不同的工况、模型下,需要大量的人工重复劳动,而难以取得高效的进展。我结合了开源程序扩展性强的特点,将Python程序与其结合,成功开发了一套针对冶金容器高效前处理的程序。这一成果发表在冶金领域顶刊MMTB上。


在后续的研究中,又结合实际需求,将程序转化为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其中一项专利完成了15元的成果转化。随后又在此方向上继续深耕,陆续发表文章,授权多项专利和软著。


努力:个人能力的锻炼

2023年6月,有幸得到刘青老师的国家自然重点基金支持,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参加ESTAD2023欧洲钢铁国际会议,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交流,使我收获良多。出国锻炼还让我的英语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要感谢导师与课题组支持我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

长期以来对语言表达的锻炼,使我拥有了良好的辩论和演讲能力,曾经多次获得演讲,辩论比赛一等奖,当我发现学校举行演讲比赛后,我踊跃报名参加,在学院举行的演讲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成功推选进入多学院联合比赛,随后进入半决赛、决赛,最终获得银奖。此次演讲比赛以学术三分钟为主线,以演讲道学术,将科研经理,学术进展,用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与观众取得共鸣,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对自己的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普通演讲不同,学术三分钟更加倾向于在清晰的逻辑中阐述简明的道理,让更多的人对你的研究方向有直观的认知,这对于没经历几次学术答辩的我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的,虽然四轮比赛每次都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比别人少了很多,但是我还是成功进入了决赛,并获得了银奖。

除了演讲比赛,我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学院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成绩。

相信:对未来科学的憧憬

在冶金领域,仿真研究主要在计算流体力学方向,而计算是非常耗费资源和时间,能否加速计算过程,缩短时间,是本领域研究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计算过程主要分为前处理、求解、后处理三个阶段,从前向后依次进行。刚刚过去的两年,我主要在数据的准备阶段下功夫研究,能否缩短数据准备时间的关键在于仿真过程所使用的几何模型复杂程度。寻找相应的处理方案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对于计算过程,国内仍然没有相应的国产求解器,大量使用商业软件是目前科研的软肋,开发用于自主版权的求解程序,是我们仿真研究的目标之一,同时提升求解速度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线程计算大量依靠高性能CPU,而高精尖的芯片技术对我国仍有持续封锁的态势,面临着众多难以突破的关卡,需要我迎难而上,一旦在某些小领域取得突破都有可能带来更多实质性的改变。两年下来,使我对未来的科研方向有了很多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不能停止,危机仍然存在,还有更多的难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我将抱有终身学习的姿态,持续关注目标学术领域,为祖国的冶金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