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绿冶锋行 | 冶金全重永锋科技服务团赴永锋集团生产一线淬炼“钢筋铁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学校新时代“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新模式,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冶金全重)组织“绿冶锋行-冶金全重永锋科技服务团”,于7月上旬深入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生产一线,开展研究生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服务团成员扎根生产一线,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火热实践中淬炼真知、增长才干,有力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

扎根一线:从现场观察、问题诊断到精准献策

服务团抵达永锋集团后,迅速投入工作。成员们通过座谈交流、安全培训(包含VR事故模拟学习,精准掌握安全操作标准等)及深入生产现场参观学习,系统了解了企业生产流程、管理规范和安全文化等方面内容。

在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的核心区域,成员们实地观摩记录了烧结、高炉、转炉、连铸、轧制等全流程生产。聚焦“智能化推动”、“原料工序优化”、“转炉/连铸工艺提升”等关键议题,与生产科长、厂部技术骨干展开深度研讨,直击生产痛点难点。

在炼钢厂连铸区域实地考察中,服务团成员协助企业技术人员分析铸坯表面缺陷成因,识别出不明成分残留物对质量的影响,并现场制定了取样方案,计划返校后利用专业设备进行成分溯源分析。

在生产技术座谈会上,团队成员结合企业连铸工艺痛点,分享了夹杂物控制与结晶器保护渣优化的前沿理论,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渣性能改进方案,同时邀请导师进行问题答疑分析,将实验室研究成果精准对接现场需求。

基于实地观察和专业知识,服务团围绕能效提升、智能化升级等方向,积极与企业技术人员探讨潜在解决方案路径,贡献“北科智慧”。

青春担当:“三重角色”书写实践答卷

在永锋集团的车间与会议室里,实践团生动诠释了“参谋”、“桥梁”、“攻坚手”三重角色。

技术参谋: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前沿视野,成员们在座谈和现场交流中积极为企业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能效提升建言献策,所提方案如保护渣优化、铸坯缺陷分析思路等,均获得企业技术人员的认可。

校企纽带:团队成员积极促进冶金全重与永锋集团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技术交流、问题对接,为后续的联合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人才联合培养搭建了务实桥梁。

攻坚助手:面对企业提出的具体技术难题(如铸坯缺陷),服务团成员不回避、敢担当,结合现场考察所得与所学知识,与永锋科研人员并肩探讨,展现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潜力和务实作风,其专业素养和实干精神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赞誉。

实践育才:淬炼“钢筋铁骨” 共绘合作蓝图

此次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是北科大“钢筋铁骨”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成员们深入产业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真实产业熔炉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沟通协调能力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感得到全方位锤炼。

活动成效显著,实现了校企共赢的双重目标。一方面,服务团针对企业痛点提出的保护渣优化方案、铸坯缺陷溯源计划等具体建议,为企业后续技术改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和路径。另一方面,活动不仅增进了校企间人才供需的了解,畅通了优秀毕业生服务重点企业的渠道,更通过共同诊断问题(如连铸工艺痛点)、制定解决方案(如成分溯源、保护渣优化)并规划后续联合行动,为双方在智能化、绿色低碳冶炼等领域的深度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共绘了未来协同发展的蓝图。

这趟“绿冶锋行”,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科技服务,更是一堂行走在产业大地上的思政大课,为锻造新时代钢铁工业的“钢筋铁骨”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力量。未来,北科大冶金全重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与永锋集团等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继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强的“北科智慧”与“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