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学子风采|研究生国奖获得者李志博:科研是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

科研是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


李志博,男,1995年5月生,现为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周国治院士、张国华教授,硕博连读期间课题研究方向为细晶钨合金复合材料的成分设计、组织调控和力学性能提升。获得国家奖学金、卓越奖学金、泰山钢铁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研究生、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提名等多项荣誉。在校期间参加了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共发表SCI论文2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12篇。分别发表在复合材料领域顶刊《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2023年影响因子为13.1)、冶金工程领域Top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23年影响因子为6.4)、《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23年影响因子为6.2)、《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2023年影响因子为4.7)等。



钨合金凭借其高熔点、密度大、高强度、良好的延展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特点成为了一种军民两用热门材料,尤其在军事军工领域常替代贫铀弹作为动能穿甲弹弹芯材料。在周国治院士和张国华教授的指导下,创造性提出“缺碳预还原+氢气深脱氧”工艺制备超细W-Ni-Fe复合粉末。此项研究充分发挥了冶金物理化学学科中对物性、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专长。以此种超细复合粉末为原料,精心设计合金成分,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及后续热处理工艺,并辅以必要的材料表征手段,制备出细晶高性能钨合金复合材料。与已报道相关文献对比,所研制钨合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处于极高水平。


对待科研需要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心态。在我硕博连读过程中,也曾经历过瓶颈期。设想的方案难以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而且持续几个月都没有进展。面对这种局面,更需要认真分析实验数据,首先从原理上不断推敲,不断思考科研思路的正确性。确定思路正确后,从实验操作流程、研究条件等方面扩大考虑的范围,继续延伸调查,在前人的工作中寻找蛛丝马迹,进而获得灵感。经过进一步的尝试,终于有了重大进展,制备得到的材料性能优于前人的结果。并且继续深入挖掘已有成果价值,通过这一方案发表了多篇SCI论文,为今后的课题开辟出了多个新的方向。在完成实验室基础研究后,我还进一步综合考虑了工业实际的可行性,不断地思考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在了解了工业生产的装备、操作等一系列问题后,提出了工业化可行的大批量生产方法。


最后还是感谢我的导师周国治院士和张国华教授,在研究生这几年给了我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在科研上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指导。特别是张老师对待科研一丝不苟的态度,在一言一行中春风化雨,为我树立了不断努力的方向,这将会深深地影响我今后的工作态度。同样需要感谢1104课题组内的每一个兄弟姐妹,在科研、生活上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和照顾,在这个实验室和这些可爱的人们一同度过了最有意义的几年时光。今后,我将再接再厉,不断地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人。